淺析孔子與董仲舒關于正名思想的異同
【摘要】儒家的“正名”思想,是由孔子提出并經后人不斷發(fā)展豐富的理論。從孔子的“名實相應”,到荀子的“制名以指實”,再到董仲舒的“名則圣人所發(fā)天意”“名生于真”。在這之中,“名”的內涵意義不斷在發(fā)展變化,但“正名”思想的目的——為政治服務并無改變。
【關鍵詞】正名主義;孔子;董仲舒;政治;邏輯
【中圖分類號】B21 【文獻標識碼】A 【文章標號】2096-8264(2023)22-0050-03
【DOI】10.20024/j.cnki.CN42-1911/I.2023.22.015
一、“正名”字義辨析
“正名主義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。(剩余5898字)
-
-
- 今古文創(chuàng)
- 2023年22期
目錄
- 賽珍珠《大地》中阿蘭形象的神話...
- “鄭恒為何要死?”...
- 論《山鬼》女性形象的生成原因...
- 從《詞論》看李清照的詞學思想...
- 《片刻榮耀》中的女性意識解讀...
- 汪曾祺重寫小說中的“變”與“不...
- 解構森見登美彥作品中的“異世界...
- 中晚唐詩作中“中原美學”書寫的...
- 白薇文學創(chuàng)作的主題嬗變研究...
- 李賀詩歌中漢代人物形象出現(xiàn)原因...
- 文士治生視域下“三言二拍”大運...
- 消解與建構:《突圍表演》對布萊...
- 淺談《夢想是生命里的光》的兒童...
- 不同的娜拉...
- 淺析孔子與董仲舒關于正名思想的...
- 乾隆《直隸達州志》文獻價值初探...
- 庇佑與祈福 : 山西晉城開鎖儀...
- 辯證分析孟子的“孝道”思想...
- 奧斯汀言語行為理論研究...
- 對阿爾都塞的“認識論斷裂”的批...
- 陳友諒的性格對其事業(yè)成敗的影響...
- 《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》人本質思...
- 馬克思精神生產與人的全面發(fā)展研...
- 傳統(tǒng)繪畫美學中的修養(yǎng)工夫...
- 新版《婚姻生活》中的性轉設計與...
- 非虛構語境下紀錄片故事性探究...
- 《啼笑因緣》改編電影中的女性形...
- 青綠山水圖式語言下公共空間藝術...
- 交際翻譯理論在兒童繪本漢譯中的...
- 語用取向差異對翻譯策略的影響...
- 《紅樓夢》對話翻譯的人物形象傳...
- 從《孝經啟蒙》看中江藤樹的全孝...
- 深度翻譯視角下霍克思《楚辭》英...
- 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《中國園林》...
- 緊縮結構“不懂就問”的功能演變...
- 世界“文學之都”的縱與橫:試論...
- 網絡流行語“×...
- “馕”“胡餅”之歷史演變...
- 網絡熱詞“破防”的認知語用探析...
- 山西平陸方言程度副詞“透”...
- 論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區(qū)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