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佚的鏈接
——論庫切《福》中的共同體場域與動態(tài)衍變

打開文本圖片集
作為非洲第五位、南非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,約翰·馬庫斯維爾·庫切(JohnMaxwellCoetzee,1940—)的作品頗具社會歷史與空間感,擅長于社會人文關系的草蛇灰線中以小見大串聯(lián)起對后殖民宏觀語境的建構與思考。英國庫切研究學者賈拉德·津布勒(JaradZimbler)于其庫切研究著作《劍橋指南:約翰·馬克思維爾·庫切》(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.M.Coetzee)“序言”中表示“縱觀庫切的全部作品均涉及相似的問題理路:所處于與他人所共存的世界中,意義何如?”。(剩余15522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