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

打開文本圖片集
讀了“猴子撈月”的故事,愛提問題的小楠說道:“為什么猴子撈不到月亮呢?”小艾解釋道:“實際上.水中的‘月亮’是天上月亮在水中成的像,水面相當于平面鏡,”小凱說:“平面鏡成像有什么特點?我們一起來做實驗探究一下吧.”
在老師的指導下.三人找來了長方形玻璃板1塊、大小相同的蠟燭2支、鐵夾2個、光屏1塊、塑料瓶蓋2個,以及紙、鉛筆、刻度尺等實驗器材,并進行了如下實驗:
1.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紙,過紙的一條長邊的中點畫一條垂直于另一條長邊的直線MN.
2.將玻璃板長邊邊緣沿紙上的直線MN放置,再用鐵夾夾住玻璃板的短邊,支撐住玻璃板,并使玻璃板垂直于紙面穩(wěn)定放置(如圖1).
3.把相同的蠟燭A、蠟燭B分別固定在瓶蓋的中心位置(如圖2).把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.用鉛筆記下它的位置,點燃蠟燭A,再把沒有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的紙面上來回移動.直到從蠟燭A所在側(cè)看過去蠟燭B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(如圖3).用鉛筆記下蠟燭B的位置,這就是蠟燭A的像的位置.
4.在蠟燭B所在的位置放置光屏,看光屏上是否有蠟燭A的像.
5.移動點燃的蠟燭A,重復實驗兩次.
6.熄滅蠟燭A.從紙面上把玻璃板、蠟燭A、蠟燭B拿去,用直線依次連接每次實驗中蠟燭A和它的像在紙上的位置,并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它們到MN的距離。(剩余243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