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是終身的教育機構
一個人品德和能力的養(yǎng)成有三個來源,學校的知識灌輸、社會實踐的磨煉和家庭的熏陶培養(yǎng),家庭是鏈條上的第一環(huán)。
人一落地是一張白紙,先由家庭教育來定底色。家庭教育與學校、社會教育最大的不同是:無條件的“愛”,以愛來暖化孩子,煨彎、拉直、定型。學校教育有前提:講紀律、講成績;社會教育有前提:講原則、講利害。(剩余927字)
-
-
- 婚姻與家庭·家庭教育版
- 2024年07期
目錄
- 家是終身的教育機構...
- 燃情七月,與奧運“童”行...
- 超越自我,超越極限...
- 跌倒,是為了更好站起...
- 綠茵場上的友誼之光...
- “奧林匹克之家”:一家三口的奧...
- 紅色基因與體育精神共筑兒童成長...
- 兒童成長陪伴師走俏:育兒外包還...
- “婦聯(lián)+檢察”協(xié)作配合, 為婦...
- 尊重天性、科學帶娃,他們成為孩...
- 別讓過度偏愛傷了孩子...
- “笨狼媽媽”湯素蘭: 童心未泯...
- 用愛守護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...
- 給植物人一個“家”,愿生命被溫...
- 家務勞動能夠促進大腦發(fā)育...
- 先關系后教育,有些問題能自愈...
- 如何實現(xiàn)父親的高質量陪伴...
- 跟鳥兒學習,培養(yǎng)好習慣...
- 成為創(chuàng)造性的問題解決者...
- 這件事得提前聊...
- 孩子不聽話,我們用愛來陪伴...
- 把哭泣的權利還給她...
- 前夫吸毒,撫養(yǎng)權可以變更嗎...
- 母子一場,好好“別離”...
- 母親為我畫了一扇門...
- 星光下的歸途...
- 如果生活多艱,不如用詩歌療愈這...
- 爸爸與女兒共赴漢服之約...
- 肩并肩地走,什么也別說...
- 愛好文藝的女兒突然拒絕參加集體...
- 印刻實驗:孩子跟誰親,誰說了算...
- 努力了卻學不好的孩子...
- 了解這些能幫你預防近視...
- 做公益,你真的準備好了嗎?...
- 讀懂青春期...
- 書吧...
- 感悟紅色力量,厚植家國情懷...
- 遇見《婚姻與家庭》,讓我重啟夢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