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需要怎樣的技術進步?
技術飛躍會惠及全社會嗎?在數(shù)字經(jīng)濟和人工智能蓬勃發(fā)展的今天,這一問題顯得尤為重要。人們談及技術進步時,往往會想象一條通往社會繁榮的康莊大道——生產(chǎn)效率提升、社會財富總量增長、大眾福祉水漲船高。然而,達龍·阿西莫格魯(Daron Acemoglu)與西蒙·約翰遜(SimonJohnson)合著的《權力與進步:技術與繁榮之間的千年斗爭》(Power and Progress: Our Thousand-YearStruggle Over Technology and Prosperity )考察千年技術發(fā)展史,對這種科技樂觀主義進行了系統(tǒng)性批判,它提醒我們:技術的走向和成果分配從來不是自然決定的,而是社會權力結構的反映;技術既可能推動共享繁榮,也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,產(chǎn)生出截然不同的財富分配效應;其作用取決于社會如何選擇技術的方向,以及誰掌握了選擇權。(剩余6438字)
試讀結束
目錄
- 現(xiàn)代中國的基調與復調...
- 帝國的權力結構與知識遺忘...
- 尼爾森的思想遺產(chǎn):大國科技競爭...
- 我們需要怎樣的技術進步?...
- 一個貪臣的愛情...
- 顧維鈞與民國初年的中俄交涉...
- 拖延已久的資源錯配...
- 美與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...
- 黃炎培與周恩來:從大革命到建政...
- 從山川理解中國...
- 印度海岸的“中國塔”...
- 鄭振鐸一九三九年日記中的地下工...
- 斯坦因之死:從白沙瓦到喀布爾的...
- 巴赫熱背后的文化反思...
- 文蠻之間...
- “作網(wǎng)自縛”:數(shù)字社會的倫理困...
- “空調”即“人調”?...
- 無知有解:視野的開化...
- 從克里特島開始的二十世紀?...
- 一八一二:人民戰(zhàn)爭...
- 武力的邏輯,還是和平的修辭?...
- 包法利夫人的解藥...
- 王羲之書扇之跡...
- “便蕃”即“平平”...
- 對現(xiàn)實的感性占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