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聲瑯瑯在書院

打開文本圖片集
中國古代書院萌芽于唐,興起于宋,普及于明清,改制于清末,集講學、藏書、祭祀為一體,是宋代以來人才培養(yǎng)、學術研討、文化傳播、典藏圖書甚至刊版印行的重要機構。
據(jù)有關學者研究統(tǒng)計,中國古代有據(jù)可考的書院有7000多所,它們通常由富商、大儒、名士等自行籌款或由官方資助,營建于風光秀麗、山林僻靜之處。南宋理學家呂祖謙在《白鹿洞書院記》中寫道:“海內(nèi)向平,文風日起,儒生往往依山林,即閑曠以講授,大率多至數(shù)十百人。(剩余2185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