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
劉魯嘉
二級作家,《紅巖》雜志編輯。作品見于《四川文學(xué)》《星星》《青年作家》《邊疆文學(xué)·文藝評論》《星河》《大文學(xué)評論》《重慶文理學(xué)院學(xué)報》《云南文史》《安徽文學(xué)》等報刊。
比起永恒的事物來
我更迷戀月亮生銹的過程
那砍伐桂花樹的斧頭
也在生銹,在失去重量
失去邊緣
那還在揮舞的手
時而合攏,時而分開
已不像是砍伐,像是某個神秘的樂曲
過渡到這雙手上
暫時由它指揮
生銹或類似生銹的事情
一直在重新定義世界,定義生活
我的筆在生銹,我們的愛也如此
終于,一切陌生得令人驚慌
長夜遲滯,不要說砍伐
連完整描述一株桂花樹都變得十分困難
——原載于《紅巖》2024年第2期
詩歌總和永恒、永遠(yuǎn)、不朽、上帝、涅槃等詞匯密切相關(guān),但對于今天的人類而言,全是虛假的。(剩余515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