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取水文化的千年“存儲卡”
“五一”假期,眾多游客來到錢塘江邊,在中國水利博物館門口排起長隊。參觀者出示預(yù)約碼后有序進館參觀。類似的場景在寧夏水利博物館、陜西歷史博物館等不斷出現(xiàn)。如今,博物館成了熱門的旅游“打卡勝地”,游客參觀熱情高漲,不少人乘飛機、坐高鐵專程趕來,就為了看一場博物館的展覽,一睹文物的風采。
一座座博物館仿佛一座座塵封歲月的古代圖書館,而水利文物作為古老的文化符號,見證、守護、傳承著千年水利史,等待著后人拾起、釋讀……
中國水利博物館根據(jù)《河工器具圖說》《天工開物》《王禎農(nóng)書》等古代水利著作,查考河工器具歷史沿革、構(gòu)造規(guī)格及使用方法等,復(fù)原了書中收錄的古代治河器具。(剩余557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