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赤腳醫(yī)生”:公共歷史與私人記憶
對讀者而言,閱讀那些以“我們自己昨日的生活”為研究對象,尤其是那些旨在還原、分析普通人日常生活世界的社會史文本,多少會帶些“冒險性”——“過去是異邦”,將研究對象陌生化、客體化,這對歷史學者、社會科學研究者或許是必要的、可能的;可作為那個時代的生活/事件的親歷者,讀者在接受由研究者所建構的“歷史”時,既可能有意無意地激活自己的記憶,并進而去追索更多的“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”“為什么”,同時也可能會感受到個人經(jīng)歷與客觀歷史之間的種種違和,包括“你在里面又似乎不在里面”的疑惑。(剩余6583字)